赵清心  又名:

民 族:  出生地:中国,河南,信阳  身 高:

英文名:zhaoqingxin 

籍 贯: 

星 座: 

职 业:作者,编剧 

生 日:1914年5月9日 

更新时间2025-03-18 21:57:11 

参演作品:由  赵清心  等参与的作品的等,自发布以来就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,非常受广大欢众喜爱。ID:(359372)

详细介绍:

"赵清阁(1914—1999),女,笔名清谷、铁公、人一,河南信阳人。作家、编辑、画家。1914年5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城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。祖父曾是清朝举人,母亲亦自学文化且作诗绘画皆通。赵清阁五岁时,年仅26岁的母亲去世。此后被寄养在舅舅家,与表兄妹一起受旧诗书教育,8岁进入省立女师附小念书。女师附小教员宋若瑜(蒋光慈的夫人)指导她学习文艺创作。1929年冬,初中毕业后的赵清阁为反对包办婚姻,从家乡出走开封,考入河南艺术高中二年级插班攻读国画和音乐两年。1930年第一次向开封《民报》  投稿即获发表。此后她边在河南《民国日报》  当编辑,边到河南大学旁听,同时还在救济院贫民小学校教书。当时她主编《新河南报》  的文艺周刊和《民国日报》  的妇女周刊,并常给《河南民报》  、《新河南报》  和上海《女子月刊》  写文章。后遭报社解雇。1933年赴上海,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插班,师从倪贻德教授学习西洋画。同时成为黄心勉主编的《女子月刊》  的基本撰稿人,还兼任上海《明星日报》  编辑。1934年春,她给鲁迅寄诗文求教并获回信。受丁玲作品《水》  的影响,她写下短篇小说《旱》  ,连同她创作的其他短篇小说由上海女子书店于1935年结集出版。从上海美专毕业后,离开上海回开封,在母校艺术高中教书。正值暑假,她写的杂文中有两篇被认为有“共产党嫌疑”,她被判入狱半年。出狱后回上海,先后担任女子书店总编辑和《女子月刊》  编辑。1936年在《妇女文化》  月刊发表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《模特儿》  。抗战全面爆发后,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,主编《弹花》  文艺月刊,写有五幕话剧《女杰》  、三幕话剧《反攻胜利》  、四幕悲剧《雨打梨花》  和改写的五幕话剧《此恨绵绵》  。此后写有《血债》  、《汪精卫卖国求荣》  、《生死恋》  、《清风明月》  、《关羽》  、《花木兰》  等。并与老舍合写了四幕话剧《桃李春风》  。抗战胜利后回上海,任《神州卫报》  副刊主编,并在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任教。出版独幕剧集《桥》  、短篇小说集《落叶》  ,创作中篇小说《江上烟》  、《艺灵魂》  与长篇小说《双宿双飞》  、《月上柳梢》  以及许多杂文散文。解放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、上海戏剧家协会和电影工作者协会,担任上海文联委员,创作了《女儿春》  、《自由天地》  等剧本。文革中受到迫害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1978年获平反。1979年调至上海社会科学院,从事《红楼梦》  研究及改编工作。她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《粉墨青青》  ,并在《人民日报》  、《读书》  、《战地》  等报刊发表了许多诗歌和散文。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99年11月27日在上海病逝,享年85岁。"(db)

随机推荐

    Copyright © 2016-2018 飞飞电影 Ver.4 Inc. 版权所有
    免责声明:本站只提供web页面,不提供资源存储,不参与录制、上传。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。百度地图

    10-09 05:01:01  耗时:0.4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