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介绍:
管林,女,1922年1月生,河北省安新县人,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声乐教授,表演艺术家。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1938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冀中军区火线剧社。以音乐、戏剧为武器以爱国主义为主导,宣传教育组织群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。1940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。1944年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延安,进鲁艺音乐研究组任研究员。主演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剧目如《锁着的箱子》 (前苏联话剧)、《女游击队员》 、《拴不住》 、《纺花车与枪》 、《合作社》 、《松花江上》 (原京剧《打渔杀家》 )、《夫妻识字》 、《青年进行曲》 (四幕话剧)等剧目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北京。参演了(前苏联话剧)《莫斯科性格》 ,中国话剧《胜利波长江》 、歌剧《长征》 ,并被特约饰演电影《白毛女》 张二婶。1955年跟苏联声乐专家吉明采娃系统的进修声乐。之后便演出了欧洲古典著名歌剧《茶花女》 饰演女主人公薇奥列塔,相继又主演了《货郎与小姐》 (前苏联喜歌剧),此外还主演了中国歌剧《两个女红军》 、《红湖赤卫队》 等剧目,及独唱音乐会众多曲目。六十多年从事表演艺术生涯以来,共创作了数十个不同的人物形象。1963年调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、教授,并被选为辽宁省文联常委、省音协副主席。在十数年的声乐教学中,对声乐艺术的演唱到声乐教学体系进行了思考。尤其1981年调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任研究员十数年中,把对音乐艺术的思考付诸于文字。
主要声乐专著有《论声乐训练》 、《音乐艺术的民族风格》 、《声乐艺术知识》 、《中国民族声乐史》 ,以及众多声乐论文、评论等文章。在古稀之年仍以雄厚的声乐基本功,举行了多次独唱音乐会;在抗战胜利50周年及晋察冀边区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上,以雄浑、激情、哀怨婉转的歌喉演唱了30年代名曲《松花江上》 、《铁蹄下歌女》 、《黄河怨》 等曲目,受到热烈欢迎。(db)